我的结局,早己注定;我的喜欢,注定掩埋;你我之间,终成遗憾。
——卿玉我的过去,无你无色;我的现在,因你而变;我的未来,愿你相伴。
——明恒致明恒:明恒,你好。
这是我喜欢你的最后一天,今天过后,我们之间只剩下想念和回忆。
我不知道这封信你何时才会收到、看到,但不可置否的是,当你看到这封信时,我己经变成夜空中的一颗星星,一颗只因守护你而存在的星星。
这是当初我们一起所许下的约定,我未曾违约。
所以,你不用着急赴约。
我会在夜空中继续看着你、继续陪着你。
倘若你想我了,在黑夜,你便抬头看看我;在白日,你便一切如旧,好好学习,好好工作,好好生活。
这是我18岁生日所许下的愿望,你会帮我实现的,对吧?
人生在世,总也绕不过死亡和离别。
所以,今日我们的话题是关于死亡和离别这件小事。
曾有许多人说,离开是为了更好的重逢。
可这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,那就是你得活着才行。
如果离开即是死亡,那就意味着,有些人的离开就注定了再无重逢之日。
人死灯灭,有关的一切皆消散在天地之间,化为虚无,一切皆成空。
关于死亡这个命题,其实我并不陌生。
毕竟从我出生的那一刻开始,我的生命就己经进入倒计时。
从一开始,医生就己经宣布,我的生命寿数最长不过20岁。
若身体再出现意外,20岁也只是保守估计,寿命还会缩短再缩短,18岁估计就到头了。
也就是说,我18岁的成人日可能就是我生命的终点。
成人日,是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。
它代表着一个人褪去青涩走向成熟的分界点,也是法律赋予一个人开始承担法律责任的起点。
很抱歉,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不能陪你一起度过。
而这个分界点对所有人来说,意味着人生迈入新阶段的起点,却有可能是我生命的终点。
仗着这一点,我理所当然地认为,命运始终是对我有所亏欠的。
而对于这点亏欠,后来我回头仔细想想,早就在我短暂的生命里,命运让我在茫茫人海中遇见你、相识你、喜欢你,便己经是在弥补了。
人在终其一生,不过都在寻求所喜之人。
何其有幸,我遇到了。
所以,对于命运的弥补,我很满意。
所以,我再也无法继续厚着脸皮,向命运祈祷“你的余生,有我相伴”之类的话语。
我的结局,早己注定;我的喜欢,注定掩埋;你我之间,终成遗憾。
明恒,从我意识到自己喜欢上你的时候,便也是我要离开你、要与你告别的开始。
感情尚浅,容易割舍,能及时抽身;感情若深,伤筋动骨,伤人还伤己。
除此之外,我还想把与你告别的时间线拉长一点。
那样到了真正离别时刻来临之际,我想我己经能熟能生巧地应对这一时刻降临时所发生的任何情况。
比如我能如常微笑地与你话聊日常、能淡定自如地与你挥手告别、能眼眶无泪地与你擦肩而过。
毕竟离别的时间够长,足够我在台下排练百千次,到了离别的舞台上,我能表演成功,完美落幕,不留遗憾。
即使这有可能只是我一个人的表演和舞台,而唯一的观众却毫不知情。
我的喜欢,无法宣之于口;我的告别,只能悄无声息。
相思之苦、想念之苦以及离别之苦,我经历过,也饱受过。
所以,最能明白其中的苦楚。
毕竟,情之一字,最是磨人。
所以,我不情愿你也同我一样,尝遍情之苦楚。
毕竟,你从小到大,所尝之苦,己经够多了,也应该吃个糖,尝尝甜味了。
所以,所有我与你之间的情,尤其是我单方面有关的情,喜欢之情、离别之情,我都希望能通通隐藏起来,最好能瞒住你一辈子。
如果不能,一时也行。
你怪我自作主张不够坦诚也好,怨我不相信你不告知你也罢,我都一一认罚。
今日写下这封信,主要是为防隐藏起来的情,有朝一日,被你所知。
你若因此而痛苦不己,那我为此而留有余地。
陈年往事,一一告知。
这是给你打开的钥匙,希望你能减少痛苦放下执念。
你若早己放下另有情,那我为此而献上祝福。
陈年往事,不知也罢。
这钥匙你就当不存在,希望你能视而不见往事如烟。
这个潘多拉盒子的钥匙,你打开还是关闭,就交由你来选择。
这里面,藏着我对你一点一滴的喜欢。
它们被我判处无期徒刑,关在暗无天日的玻璃罐里。
它们的存在是不被人所知,只是我一个人的秘密,为我一人所知。
因为对它们有所亏欠,我把它们写在纸上,折成星星,储存在透明的玻璃罐里。
希望它们如星星一样,虽身处黑夜中,但仍闪烁着微弱的光芒;虽光芒微弱,但仍耀眼夺目;虽耀眼夺目,但如昙花一现;虽昙花一现,但却一眼万年。
如此,便也无憾了。
我亲手把空白透明的玻璃罐一点一滴地填满,满罐的星星,满满的喜欢。
过犹不及,溢满则亏。
所以,也是时候到了离别的时刻了。
对于死亡,我并不惧怕,只是心有所牵挂而己。
明恒,我不求你前程似锦,事业有成,只求你往后余生,平安喜乐。
因为在我的眼中,你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星。
所以我知道,你的未来一定是璀璨光明的。
还会再见吗?
让我把喜欢还给你。
爱难言,难相守,惟藏之;时不多,终分离,勿伤心。
后会无期。
我喜欢的少年。
——卿玉 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