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文学网 > 现代都市 > 大明:我真没想当皇帝!畅读精品

大明:我真没想当皇帝!畅读精品

佛系无忧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小说《大明:我真没想当皇帝!》新书正在积极地更新中,作者为“佛系无忧”,主要人物有朱允熥朱标,本文精彩内容主要讲述了:重生为大明皇嫡次孙,他初到,就面临立储君的关键时刻,夭寿了!想活着,就那么难吗?要死谏!死一次就能长久的立于朝堂,穿越来的他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。于是,开局撞柱,明皇奖励他做个逍遥自在的闲散王。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,系统顺着撞柱也出现了!“叮!新手大礼包已开,恭喜宿主获得始皇帝传国玉玺一枚!”从这一刻开始,这个大明的走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!...

主角:朱允熥朱标   更新:2024-08-23 06:44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朱标的现代都市小说《大明:我真没想当皇帝!畅读精品》,由网络作家“佛系无忧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小说《大明:我真没想当皇帝!》新书正在积极地更新中,作者为“佛系无忧”,主要人物有朱允熥朱标,本文精彩内容主要讲述了:重生为大明皇嫡次孙,他初到,就面临立储君的关键时刻,夭寿了!想活着,就那么难吗?要死谏!死一次就能长久的立于朝堂,穿越来的他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。于是,开局撞柱,明皇奖励他做个逍遥自在的闲散王。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,系统顺着撞柱也出现了!“叮!新手大礼包已开,恭喜宿主获得始皇帝传国玉玺一枚!”从这一刻开始,这个大明的走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!...

《大明:我真没想当皇帝!畅读精品》精彩片段


—经查实,反贪局直接逮捕抄家,凡抄家之所得,可自取两成,以做嘉奖,怎么分那是反贪局的事情,朝廷不管。

将其余八成充公国库,孤欲整饬吏治,从反贪反腐开始!左都御史曹铭,你任反贪局局长,右都御史任副局长。

反贪局监察天下,任何衙门无—例外,授反贪局尚方宝剑,任何人敢阻拦反贪局办案,先斩后奏,有法无情。”

朱允熥直接成立—个反贪局。

蒋瓛脸色骤变,这他娘的这群穷酸腐儒原地起飞啊。

这群人就是茅坑里的石头,又臭又硬,天天盯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儿,闻风奏事就够让人头痛的了。

现在还专司反贪反腐。

还让他们自行招募士兵。

常言道,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,他们都察院找来的人,不都得跟他们—样,是茅坑里的石头,又臭又硬!

不贪财,不好色,为博青史留名,撞柱死谏都干得出来。

对于这群人来说,只要能千古留名,别说是撞柱死谏,就是弹劾皇帝也不是没干过啊。

他们只求名,其余不求。

这反贪反腐,整饬吏治,必然千古留名啊。

朱允熥的这个决定,让满朝文武都头疼了起来。

朱允熥先开始直接将锦衣卫的权力再度扩大,是为了制衡淮西集团,淮西集团势力壮大,必须要依靠锦衣卫来制衡淮西集团。

让淮西集团感觉到头顶上有—把利剑,做事不要太嚣张,要懂得收敛。

这—下子就把锦衣卫差不多扩充—半。

可是淮西集团—旦被收拾得中规中矩,锦衣卫就要做大,锦衣卫—家做大也不行啊,所以让反贪局来制衡锦衣卫。

反贪局那群人,你给钱他,他都能举报你贿赂他,这让锦衣卫能咋办?

都察院那群人得这个大权,绝不是百官想要看到的,毕竟谁也不想碰上这群不懂得享受生活的家伙。

“殿下,此例万万不可开啊,锦衣卫先斩后奏,皇权特许,现在又来个反贪局,御赐尚方宝剑,整饬吏治,反贪反腐,天下官员必然人人自危,不利天下安定,请殿下三思。”立马就有官员站出来说道。

天下贪官就宛如黄河之沙,绵延不绝。

有几个敢说自己屁股下没有屎的?

先开始锦衣卫的出现,就让百官够反感的了,现在又来个反贪局。

而且还是都察院的来干。

那群人……本就拥有大事奏裁、小事立断的权利,俗称简易版便宜行事之权。

现在又御赐尚方宝剑。

还给不给官员活路了啊。

反贪局这个存在,是让锦衣卫都反感的存在。

倒不是反感反贪局,而是反感组建反贪局的那些人,那群人为了青史留名,是真的什么都敢干。

他们过得挺穷苦的,但是他们有—颗肃清寰宇,让天下吏治清明,玉宇清澄的决心。

都察院,就是乌鸦当中的白天鹅。

是真正仅剩的—股清流。

现在竟然给这群家伙兵权,百官包括锦衣卫在内,估计都要头疼死了。

“曹铭,孤交给你的这个重任,你敢不敢干啊?”朱允熥没有理会反对的官员,而是直接看向了左都御史曹铭。

朱允熥壮大锦衣卫,也是因为自己现在需要依靠锦衣卫掌控权力,让反贪局临时发展,根本来不及。

可以说,锦衣卫壮大是用来制衡淮西集团的。

反贪局发展,是用来制衡壮大了的锦衣卫的。


伴随着这边的事情尘埃落定,蓝玉的亲兵也去通知各方人马收工。

乾清宫中掀起了一抹屠杀,宫女太监一个不留,皇宫中今晚当值的太监宫女也一个不留。

不管他们看没看到今晚的事情,他们都得死。

宁可错杀,绝不错放!

一时间,宫中近千人被诛杀,无数人的眼线被拔出。

各方有序的动了起来。

被派去给朱元璋治病的太医也很懂事,帮朱元璋稳固了病情,但是暂时并没有让朱元璋苏醒过来。

在早朝结束,尘埃落定之前,朱元璋还是不醒为好。

各方兵马调动也都各归本位。

就仿佛今晚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。

而奉天殿上,只有朱允熥一个人坐在这里了,奉天殿外的太监全部都是淮西集团的亲信。

淮西集团的人纷纷去了金水桥,准备上朝,其余官员陆陆续续赶到了这里。

文官通过左掖门进入,而武官则通过右掖门进入,进入皇宫后,官员们需要在金水桥南边按照品级排队等待鸣鞭。

鸣鞭之后,官员们才能过桥抵达奉天门丹圀,在那里御道两侧相对站立等候,文官站在左班,武官站在右班。

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,监察御史及仪礼司进行监督,确保秩序和礼仪的正确。

最终,当皇帝到达御座后,再次鸣鞭,鸿胪寺唱入班,文武两班官员才能进入大殿,开始上朝。

此次上朝,其余各派系官员面色极为难看,昨晚的动静,他们不是没听到,昨晚为什么突然有兵马在街上调动?

甚至正好驻停在他们家门口?

那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,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?

淮西集团的武将脸上则是各个嘴角挂着笑意,文官则要好些,尽量的喜怒不言于表。

但是,昨晚的事情实在是太刺激了。

黎明时分,宫里报晓的金鸡发出了一声声啼鸣。

鸡叫一声撅一撅,鸡叫两声撅两撅。

三声唤出扶桑日,扫尽残星与晓月。

随着甩鞭之声传来,百官各怀心思的去了奉天门,这次并没有等候,而是直接一声入班,百官陆陆续续进了奉天殿。

当进入奉天殿的那一刻,无数官员揉了揉自己的眼睛,确定自己没看错。

“陛下呢?陛下去哪里了?”

“允熥殿下,你怎么坐在上面了?”

“你敢逾制,穿储君服饰?”

“这是大逆不道!还不快下来!”

“没错,赶快下来。”

那些官员你一言我一语的说道,这一刻他们心中似乎已经明白了什么。

朱允熥给了一旁那个太监一个眼神,这个太监立马高喊,“静声!圣旨到,百官接旨!”

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

听到这话,百官连忙正了正神色,跪下来接旨。

“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,古来圣王之治,乾坤安定为先,顺阴阳之数,则河清海晏,续人伦纲常,则天下承平。

凡帝王继天立极、抚御寰宇,必建立元储、懋隆国本,以绵宗社无疆之休,故立储之事尤为重焉。

储君立,君心定,臣心定,民心定,天下定也,今有皇嫡孙允熥,为宗室嫡长嗣之嫡出,乃天意所属。

皇嫡孙允熥器质冲远,风猷昭茂,宏图夙著,美业日隆,孝惟德本,周於百行,聪颖过人,德才兼备。

自幼受其父教诲,仁爱厚德,敬老慈幼,以礼待臣,敬事爱民,百姓称誉,足可承社稷宗庙之重,以安万物。

朕今载稽典礼,俯顺舆情,谨告天地、宗庙、社稷,于洪武二十五年九月二十八日,授允熥以册宝。

立为皇太孙,正位东宫、以重万年之统、以系四海之心,今朕思子心切,于佛堂吃斋念佛,思一日万机不可久旷。

兹命皇太孙朱允熥持玺升奉天殿,军国大事皆取皇太孙进止,礼部着即安排册封大典,布告天下,咸使闻之,钦此。”

当圣旨念完,群臣哗然。

“矫诏!这是在矫诏!”这时候,一个中年男子站起来喝道。

“方孝儒,你敢目无太孙!藐视圣旨!”

常升也是当即呵斥道。

方孝儒冷哼一声,“陛下龙体康健,怎么就突然闭门念佛?又怎么突然立允熥殿下为皇太孙了?还命其监国摄政?这不是矫诏是什么?”

齐泰也是站起来道,“没错!尔等昨晚兵变矫诏!企图窥测神器,罪不容诛!”

蓝玉当即一脚踹了过去,直接把齐泰踹到了大门口,“什么叫窥测神器!皇太孙乃先太子嫡系血脉!大明江山正统继承人,哪里要矫诏了?”

“没错,皇太孙殿下天命所属,眷命所归,根本不需要矫诏!这圣旨那乃是我亲笔所写,陛下盖印,这不是矫诏!”刘三吾站起身来说道。

这话一出,不少官员的目光落在了刘三吾的身上,刘三吾身为翰林学士,的确是有资格写圣旨的。

冯胜也站了起来,“昨晚我们百官跪谏乾清宫,叩请陛下早立储君,陛下思虑再三,决定立储!”

“哼!尔等兵变乱权,谋夺神器,窥测江山,还说什么跪谏,说得比唱的还好听!”黄子澄也是开口道。

“都闭嘴!”

朱允熥怒拍御案,站起身来喝道。

百官纷纷闭嘴,看向了朱允熥。

只见朱允熥走下龙椅,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一块玉玺,展现在众人面前。

“昨日孤昏迷之中梦到了先太子,先太子于梦中将此物交给孤,并对孤言,传世之子,永世其昌!

当孤醒来之后,发现此物果然在怀中,后百官跪谏,陛下决定奉行天意,册立孤为皇太孙,难道不可以吗?”

朱允熥站在丹陛之上,目光扫视百官。

冯胜立马站出来道,“没错!先太子梦中显灵,将传国玉玺交给了皇太孙!传世之子,永世其昌!”

“传国玉玺?消失了几百年的传国玉玺?”

“真的假的?”

“看着还挺像啊,应该是真的吧。”

“先太子梦中显灵,说明允熥殿下真乃是天命所归啊。”

“有理,得传国玉玺者为正统。”

“是极是极,传国玉玺在手,便是承天道而定乾坤之人。”


“我觉得我们百家应该联手,先把儒家打压下去,然后我们再来争国教,毕竟儒家势大,他若不倒,百家难有出头之机。”

“善!那就把儒家这些年的腌臜事儿,抖出来就是了。”

“南无阿米豆腐,我们佛教一旦被立为国教,道门将被我们永远踩在脚下。”

“这位秃驴,旨意上写的是诏百家入世,你们佛教不属于我们诸子百家,这没你们什么事儿,而且道家在百家之列。”

京城这个地方,向来那是卧虎藏龙。

就这么一个立国教的事情,百家基本上都决定入世。

毕竟儒家兴盛多年,都没有被定为国教,可见国教这两个字的含金量多高。

只要被立为国教,就能立刻崛起。

国教的魅力,无法抵抗啊。

一个教派的气运再强,那也强不过国运!

殊不知,朱允熥根本就没有立国教的想法,国教只会成长为第二个儒家。

国教,只是一个噱头而已。

只是一个灭儒的导火索而已。

百花齐放,才是思想最活跃的时候,才是文明进步的阶梯,而非一枝独秀,固步自封!

不过更让人关心的还是吕家。

大批锦衣卫开始查封吕家一切资产,吕府满门被下狱。

蒋瓛也带着东宫的所有太监侍女回到了诏狱,上来什么也不问,什么也不说,直接先打一顿再说。

主打的就是一个屈打成招。

当然了,还有一支锦衣卫在彻查当年的事情,努力找到真的证据。

有真的自然是更好的。

“说!先太子妃是怎么被吕氏害死的!什么,你不知道?坦白从宽,抗拒从严,给你个提示,给先太子妃接生的产婆是吕氏的人!就是吕氏授意产婆,让先太子妃难产大出血而死,就是为了图谋太子妃之位!你是吕氏的贴身侍女,这话是你说的,跟我没关系,快点的,来签字画押。”

“千户大人,这个人说吕氏还曾授意她将皇太孙殿下推入荷花池,造成失足落水而死的假象。”

“指挥使大人,据查,先太子之死,可能也跟吕氏有关系!而且吕氏安排人狐媚惑主,竟用上了西域的一种药物。”

“千户大人,这个太医已经招供,虞王殿下的死就是吕氏授意的,而且他还想畏罪自杀!不过被拦下来了。”

“大人,我们在吕府当中查出了番邦进贡的国宝!”

诏狱内,哀嚎遍野,光明正大的屈打成招。

这一次,诏狱里的全都是蒋瓛的亲信。

这次的事情,经过锦衣卫开始地毯式彻查,还真查出了一点儿蛛丝马迹。

果然,只要干过的事情,就没有查不出来的,如果查不出来,那就是查的手段还不够精明。

锦衣卫这么大动作,一时间,京城内跟吕家来往很深的人纷纷忧心了起来,生怕下一秒锦衣卫就破门而出了。

也有不少人立即和吕家划清了界限。

东宫内。

朱允炆找来了太医,给吕氏治病。

才让昏迷过去的吕氏悠悠转醒。

“母妃,母妃,你终于醒了。”朱允炆紧张极了。

一旦吕氏出了什么事,朱允炆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。

朱允炆的背后,可没有庞大的淮西集团支持。

支持朱允炆的江南氏族,在淮西集团面前简直上不了台面,更别说信国公汤和即将返京。

“允炆,这是哪里?外面现在是什么情况了?那个废物是不是真的被立为了皇太孙。”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