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昭墨白的其他类型小说《李昭墨白不见白头小说》,由网络作家“茶代水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/p>“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:兹闻镇北大将军林勇之女林月卿,娴熟大方、蕙质兰心、品貌出众,朕躬闻之甚悦。朕之太子,温文尔雅,才华横溢。为成佳人之美,特赐婚于太子为妃,望其能辅佐太子,共筑家和国兴。此乃天作之合,地成之美。钦此!”这是李昭向圣上求来的赐婚圣旨,太子大婚乃是大事,一切都如火如荼地准备着。民间说法是大婚前不宜见面,会不吉利,李昭不想有一丝差错,我们婚前一个月便没有见过面。但他天天给我写信,大到婚礼进度,小到日常生活,好像担心我会焦虑,但是我挺好的,喜悦期待居多。反观他,字里行间都透着紧张焦虑。我在绣着盖头,虽然宫里会将一切准备好,但我仍想自己亲手绣。阿爹和阿弟天天忙着准备我的嫁妆。阿爹那个架势,恨不得将整个将军府都给我...
《李昭墨白不见白头小说》精彩片段
/p>
“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:
兹闻镇北大将军林勇之女林月卿,娴熟大方、蕙质兰心、品貌出众,朕躬闻之甚悦。
朕之太子,温文尔雅,才华横溢。为成佳人之美,特赐婚于太子为妃,望其能辅佐太子,共筑家和国兴。此乃天作之合,地成之美。
钦此!”
这是李昭向圣上求来的赐婚圣旨,太子大婚乃是大事,一切都如火如荼地准备着。
民间说法是大婚前不宜见面,会不吉利,李昭不想有一丝差错,我们婚前一个月便没有见过面。
但他天天给我写信,大到婚礼进度,小到日常生活,好像担心我会焦虑,但是我挺好的,喜悦期待居多。反观他,字里行间都透着紧张焦虑。
我在绣着盖头,虽然宫里会将一切准备好,但我仍想自己亲手绣。
阿爹和阿弟天天忙着准备我的嫁妆。阿爹那个架势,恨不得将整个将军府都给我陪嫁,我哭笑不得,提醒还有阿弟,他过几年也要娶亲的。
没想到父亲理直气壮,“他才十二岁,还早着呢,再说了,男子汉大丈夫,就应该自己给媳妇攒聘礼!”
“对!阿姐,我以后也要当大将军,我要自己攒军功娶媳妇儿!这些都给你。”阿骏孩子气地说着。
最后,阿爹还是把将军府的一大半,都作了我的陪嫁,墨白也陪着我嫁到东宫。
大婚前一天,阿爹絮絮叨叨地说了好多我小时候的事儿,又提起了阿娘,说想必阿娘也很欣慰。
还说起,他之所以会同意我嫁给太子,不仅是因为太子对我很好。
他说,那个时候,我在他面前说着“非李昭不嫁”,他想起了阿娘。
阿娘她当年,也是这么对外祖说的吧。
他说,我和我阿娘真像啊。
大婚当日,我哭着拜别阿爹,他没忍住流下眼泪,随后又一把抹去,笑着说“我的卿卿长大了,如果受委屈了,回来找阿爹。”
“阿姐,你一定要好好的,如果
太子对你不好,我就…就……反正,你一定要幸福啊!”阿弟才十二岁,身量单薄,却稳稳地背着我,走得很慢。
一切婚礼流程结束后,我独自坐在东宫的婚房中,紧张又期待。
吱——
门被打开了。
盖头掀起,我羞涩抬眼,对上了他的视线,他饮了酒,脸上带着一层薄红,一身红色喜服,衬得他五官俊逸非凡。
“卿卿,我终于娶到你了。”
他欣喜不已,搂着我说了很多。他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,他说生死契阔与子偕老,他说此生必不负我……
洞房花烛夜,屋内红烛摇曳了一整晚。
吾妻尚年少,怜语慰卿卿。
……
嫁给阿昭的日子过得很幸福,他待我如珠似宝。
有一天,阿昭蒙着我的双眼,将我带到庭院,说是要给我一个惊喜。
他手放下的一瞬间,一株合生的树映入眼帘,这种树木被世人称作“连理枝”。
阿昭下令找到了,两棵树的枝干合生在一起的树木,不远千里前去带回,又亲手种在东宫,以示对我的爱重,希望我们也能如此。
6
“太子与太子妃郎才女貌,夫妻情深。 ”已经成为京城人人皆知的佳话。
他在书房处理公务,我便在一旁研墨添茶。
我作着画,他便带着墨白,在一旁默默欣赏。
他爱在春日里抚琴,我便为他在连理枝下独舞。
夏日里,他为我轻摇小扇,我们一起静听蝉鸣。
我为他编织了一枚同心结,里面放着我们两人的头发,取“结发为夫妻,恩爱两不疑”之意,他深受感动,当即将它悬挂在我们的床头。
那年京城,下起了难得一见的大雪,覆满了连理枝,我笑言“像不像白头老翁?”,他说我们也会如此“共白头”。
嫁给阿昭的第二年,匈奴犯边,阿爹自请带兵,回击匈奴,保卫边关。
这一次,阿爹带着阿弟一起
p>
外祖十分生气,但还是心疼女儿,最终把阿娘嫁给了阿爹。
阿爹为了向外祖证明自己,也为了给阿娘更好的生活,在战场上愈发勇猛,一路立下赫赫战功,成了威名远扬的大将军。
随着阿爹在武将中的地位越来越高,外祖为了避嫌,辞去了太子太傅一职,回到祖籍的书院当了院长,也算桃李满天下。
“夫人的脉象散而不收,浮而无根,主阳极阴竭,元气将脱,怕是回天乏术了。”
听到这话,我的耳朵里仿佛炸起一道惊雷。这是太医院里最好的太医了,阿爹特意去圣上那里求来的。
阿娘身子向来康健,只是一次风寒,怎么就病得这么严重了,我和阿弟伏在阿娘床边泪如雨下。
阿娘面色苍白,没有一丝血色的嘴唇微微动了动,
“卿卿,阿骏,别担心,没有那么严重,阿娘这段日子觉得好多了,说不定哪日就好起来了。”
阿娘虚弱地抬起手,摸了摸我和阿弟的头,看向我们身后,双眼通红的阿爹,
“卿卿,阿骏,乖,你们先出去玩一会儿,我想和你们阿爹说说话。”
听到阿娘这么说,我只好牵着阿弟,向外走去,回头时,阿娘对我们笑得温柔慈爱,只是眼睛里带着哀色,看得我心头一颤。
阿爹在那儿待了一下午,没人知道阿娘和他说了些什么。从那天起,阿娘就陷入昏睡,极少有清醒的时候。我和阿弟怕极了,白日里总是守在阿娘身边,生怕一睁眼,她就不见了。
“阿娘,你看,我编的这个平安结成功了。”我拿着平安结,握着阿娘的手,激动地想告诉阿娘,我学会了。
以前阿娘教过我很多次,我总是学不会,这次居然成功了,肯定是上天听到了我的祈愿,愿意让阿娘快快好起来。
阿娘没有回应我,安静地睡着,可她的手没有一丝温度传来,我忽然意识到了什么。
3
阿娘的葬礼上,来吊唁的宾客很多,我跟着阿爹接待宾客,学着阿
回家养,以便它得到更好的照顾。不知怎的,我鬼使神差地答应了这个请求。
我抱着小猫回去时,宫宴已经散了,阿爹阿娘还有阿弟在殿门口等我。
阿弟看到小猫双眼放光,立马跑过来摸了摸它,
“阿姐,这是在哪儿找到的啊?真可爱”
阿弟才五岁,最喜欢这些小动物,不过他最喜欢的还是马,他的梦想就是当一个像阿爹那样的大将军,冲锋陷阵,保卫家国。
“卿卿,阿骏,回家啦!”阿爹喊着我们过去。
是的,我阿爹一个三大五粗的壮汉给我取名叫卿卿。
阿娘说,当年她嫁给阿爹几年都不见有孕,还以为此生没有子女福分了,结果阿娘怀孕了。
我出生时,阿爹已到而立之年,初为人父,紧张得不行,生怕把我捧在手里掉了,含在嘴里化了,一口一个卿卿宝贝,还是阿娘拦着他,才加个“月”字用作大名,卿卿只作乳名。
回到家中,我和阿弟一起,给小猫做了一个小窝,我还为它取了一个名字“墨白”,十分符合它的毛色。
2
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,阿娘重病了,明明我们一家人安稳团聚还没有一年,命运总是捉弄人。
阿娘是一个极温柔的人,说话永远温声细语,一辈子做过最叛逆的事就是嫁给阿爹。
外祖父是一代大儒,当年任太子太傅,也就是当今圣上的老师。在外祖的熏陶下,阿娘也是当年京城有名的才女,怎么看,都与舞刀弄枪的阿爹不相配。
偏偏缘分注定,他们的故事就像话本子一样,很老套却还是动人。
阿娘去京郊上香途中遇上匪徒,当时被还是小将的阿爹英雄救美。一来二去,他们之间有了情谊。
外祖知晓后不同意。比起武将来说,他认为文人才是阿娘最好的选择,阿娘自幼脾性温柔,外祖怕五大三粗的汉子不懂爱护人,也怕战场上刀剑无眼。
没想到一向柔顺的阿娘,这次却一反常态,执意要嫁给阿爹。
她早夭的孩子吧。
李昭八岁,皇后还是去了。圣上悲痛欲绝,辍朝三日,宣布不再立后。
“怎么样?这里的景色很美吧,这儿可是我的秘密基地。”李昭看向那片火红的枫林,故作炫耀地对我说。
“很美,没想到京城还有这么一处仙境。”我感慨道。
“那以后,我们常来。”
几年的书信往来,我们也算是好友,我除服后,他偶尔也会邀请我踏青游玩,带着我到京郊赏景散心。
我与他并肩而立,看着这片美不胜收的红枫林,谁都没有再说话,气氛恬淡祥和。
在我及笄那天,宾客如云,李昭也来了。
“月卿,这是我自己雕的簪子,你不要嫌弃。”李昭拿着一只锦盒,有些紧张,耳廓微红。
我知道他的意思,这几年他也并没有掩饰。他紧张又期待地看着我,让我想到了墨白,也总是用明亮的双眸注视着你,眼睛仿佛会说话一般,让人不忍拒绝。
盒子里是一根羊脂白玉簪,雕刻着芙蓉花,雕工一般,我却很喜欢。
“我很喜欢,多谢殿下。”
看着我收下了簪子,他松了一口气,面上的笑容越发灿烂,瞧着竟有几分憨傻,我也忍不住勾了勾唇角。
4
圣上年岁大了,皇子们也不再年幼,京城里的气氛也慢慢变得紧张。
当今圣上与大行皇后鹣鲽情深,所以子嗣并不多。顺利长大成人的,也就只有三位皇子,两位公主。
大皇子与五皇子是皇后嫡子,本应名正言顺的登上太子位,却一个夭折在五岁,一个夭折在半岁。
二皇子乃贤妃所出,生来体弱多病,鲜少出现在各种交际场合里。
三皇子是淑妃之子,身子骨倒是不错,但为人狠辣,睚眦必报,母族势力强大,其外祖是当朝丞相,几个舅舅也身居要职,是呼声最高的太子人选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