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然500文钱,也不是一般人能给的起的,甚至是周家老小大半年的收入,不然他爹也不会为了一枚灵芝差点丧命。
周沫上前搀扶着她爹,她爹扯着嘴皮笑道。
“没多疼。
“还没多疼,刚才给你上药的时候,谁苦着脸快哭似的,一个大男人。”医婆乐呵呵一边收拾,一边怼上两句。
周父尴尬一笑,被自家大哥背着上了驴车。
兄弟俩又跟刚才的母子俩说了两句,称过两日会来还钱,没想到对方只是笑呵呵说他们会来西河村。
周福生一瞅那小子看自家女儿羞答答的目光,这是看上了自家姑娘?
要是这家人品性不错,女儿也算是找到了好人家,改明个让人打听打听东河村的王家小子。
事情办妥,一行人这才回了西河村。
……
周母站在自家门前急的要命,屋里头的药筐还放着一味灵芝,为了这颗灵芝险些连命都丢了,这有个好歹往后一家老小怎么办?
她已决定,再也不会让自家男人进山!
终于一辆驴车缓缓驶来,瞧着车上的人还傻乐呵朝她笑,周母也是又哭又笑,忙着帮忙把人抬下来。
周福只道了一句:“福生你先休息,药的事明个再说,我先把车给里正送回来。”
瞧着离去的大伯,一家老小这才进了屋去。
周福生刚进屋就欢喜道:“今个可真是幸运,本以为白闹了一天,没想到老天长眼给我瞧见了它,还好人没事。”
“都这样了还没事!”
“孩子娘,真没事!”
说时,周福生单脚在地上跳了跳,只不过失血过多脸色又白了白。
周母连道:“好好,我知道了。”
“东西都放好了?”
“放好了。”
“可有称斤两?”
周父说着,赶忙让周母取来灵芝掂量下轻重,末了,喜道:“瞧这个头年份,起码能值个十两银子!”
周父心头可是高兴,上山一趟就挣了个十两银子,要是靠买粮食起码得挣个七八年,着实幸运。
周沫听着心里不是滋味,特别是看见他老爹苍白着脸,笑得一脸幸福。
明明是冒着生命危险摘来的,为了一个灵芝……十两银子值得吗?
事实就是——弱肉强食,穷人家的命不值钱。
她叹息一声,妹妹已捧来了热饭热茶,就是弟弟也准备好了温水。
“爹,儿给你洗把脸。”
“爹、姐,你们也快些吃饭,别饿着肚子。”
周沫眼眶一红,弟弟妹妹也是个懂事的。
周母见大闺女呆愣着,笑着走过去:“今日可是吓坏了?你爹没事就好,这腿你爹也说了,养养就好,你奶也有救了。”
周母今天可是吓坏,这会儿见大女儿呆呆站在原地,以为也是吓坏了,笑着好言安慰。
只要没事就好,腿这几日精细的养着,灵芝卖了婆婆要是能好起来,全家老小也就有好日子过了。
周母又道:“孩子爹,今天阿沫可是做了好吃的,我给拿去,这丫头手真巧,好吃的紧。”
周母絮絮叨叨,可脸上的笑就没停过,又是对她爹笑骂一声:“对了,孩子爹你这几天就在家待着,可别干活,要是落下了病根可唯你是问。”
“是是是。”
“爹,这是大姐做的鸡蛋羹还有瞧着像糯米糕、炸丸子的糕点,可好吃,你快尝尝。”
周沫哭笑的不得,咋蛋挞就被叫成了鸡蛋羹?
周父吃过最好的糕点就是小米糕,这也是他家唯一能买的起的糕点,所以糕点这玩意,在他们眼中一直都是有钱人家吃的东西。
这会儿瞧见更是小心翼翼放入口中,哪怕是酥脆的外皮也舍不得掉一丁点。
周父一连将所有的糕点吃完,才惊的挠挠头:“我咋都吃完了,都没给你们留点。”
“爹,咱们都吃过了,大姐做的可好吃?”
“好吃,好吃的紧,这东西贵吧?诶,可惜了,就被我这么三两口吃完了……”
周沫摇了摇头,指了指自己比划着她以后还会做更多吃食,而且这些小点心都是最基础最基础最普通最平凡的小甜点,着实不算什么,最重要它们的成本是真的低,老少皆宜试错成本也低。
“沫丫头,你咋突然会做糕点?”
该来的终于来了。
好在她是哑巴,胡乱比划一下,众人也不懂只能放弃,加上她爹受伤,吃过晚饭,周母便让大家都早些歇息。
周沫这才松了口气,带着弟弟妹妹梳洗一番,才回了房歇息。
弟弟如今也8岁了,进了屋都是将床帘拉上,她和青青则是睡里头的床,长久下去也不是事。
但现在最重要的是挣钱给奶奶治病、爹爹养腿!
次日一早,已是八月十二。
奶奶的药明天就要吃光,所以最迟明天她就要调整好试品,后天十四、十五、十六,三天拿去售卖。
这三天和流量黄金高峰期,可不能错过!
因为之前乡亲们送来不少吃食,所以周家暂时不缺粮,反倒一堆的粗粮,省着点足够他们吃到明年开春,加上再过一两个月红薯和豆子就要成熟,现下已完全不愁吃食。
采到灵芝,她爹和大伯也就不打算卖光粮食,毕竟一家老小也要吃饭。
大伯早早便过来商量灵芝的事,尽管灵芝是她爹先发现的,但她爹这条命也是周猎户救的,要是没有他拉一把,她爹就真掉下无尽深渊。
所以兄弟俩想着要不要把卖了的钱分了,可听说周猎户一分钱也不要,只是将打来的三只野兔给拎走了。
周沫将这事记下,日后再还这人情也不迟。
辰时一到,她便拎着吃食,带着阿云一起去周家习字。
周母也是才知女儿用吃食当做束脩钱,也就任由了她去,昨夜孩子们走后,自家男人已跟她说,东河村的王家似乎看上了阿沫。
看来,这好日子将近!
阿沫能识多几个字,到时候去了婆家,也是个识字有文墨的姑娘,省的被人瞧不起。
于是,周母乐呵呵看着大女儿、儿子去了苏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