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,“当年薛涛制笺,用的是浣花溪水,如今咱们用树皮,便是‘变古创新’。”
在她的激将下,工匠们半信半疑地按陈默的方法操作。
当第一帘桑皮纸从抄纸槽中提起时,阳光穿过湿润的纸页,竟比麻纸还要匀净。
鱼玄机当场题诗一首,贴在工坊门口,墨迹未干便引来无数文人围观。
“好纸!”
柳如烟的商队恰好经过,她翻身下马,用马鞭戳了戳晾在竹竿上的纸,“比我从波斯买的羊皮纸还轻便,若用来记商账,能省一半的骆驼运力!”
她忽然凑近陈默,压低声音,“李林甫的人在查你的户籍,连剑南道的老猎户都被盘问了,你最好加快活字印刷的进度。”
陈默点头,摸出袖中用梨木刻的活字——“之乎者也”,每个字都反刻在方寸木头上,涂着鱼玄机从波斯商人处换来的虫胶。
这是他改良的活字印刷术,比毕昇的胶泥活字早了四百年,却更适合唐代的木材资源。
“试试这个。”
他将活字排入版框,涂上松烟墨,在桑皮纸上印出“醉仙居酒肆”五个字,“以后印书不用雕整版,只要排活字,今日印酒谱,明日就能换印诗集。”
鱼玄机的眼睛瞪得滚圆,忽然抓住他的手腕:“如此一来,我的诗集能印上百本,传遍天下?”
她的指尖划过他掌心的刻刀茧,“陈公子,你这双手,该刻的不是字,是青史留名的传奇。”
五日后,西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景象:醉仙居的分店外挂起“活字印书”的招牌,柳如烟亲自当垆,凡买酒者可免费获赠印着李白诗的桑皮纸。
陈默设计的“字典式检字法”让工匠们能快速找到所需活字,原本需要三个月雕版的《论语》,如今十日即可印成。
“陈供奉,圣人有请。”
金吾卫的通报打断了他的调试,手中的“仁”字活字“当啷”落在版框里。
鱼玄机趁机捡起,在背面刻下“玄机”二字,塞进他袖中:“若在宫里看见我的诗被印在黄麻纸上,我便再也不理你。”
大明宫的崇文馆里,李隆基正在翻看新印的《贞观政要》,桑皮纸特有的草木香混着墨香,让他眉梢舒展:“陈爱卿,这纸比朕用的澄心堂纸如何?”
“回圣人,桑皮纸坚韧耐存,且造价低廉,